“十二五”铁路投资是“十一五”2.8倍
10月末,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施工,黑龙江最大公铁两用桥——新建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铁路线正式通车运营。与其相隔50米的东江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列车顺利通过新建滨北桥,这座中国高寒地区首座现代化公铁两用桥铁路线正式竣工通车。这也是黑龙江境内最长的跨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新建滨北桥全长8.5公里,其中桥梁全长4171米、主桥长1268米。上层公路桥面为双向六车道,下层铁路桥面为双线铁路。
中铁大桥局滨北桥项目总工程师翁金福介绍,哈尔滨属于高寒地区,冬天的温度比较低。所以桥梁的材料,采用摄氏零下四十度能正常使用的新型桥梁钢板,同时配套的焊接工艺也能保证摄氏零下四十度还能够正常使用。
在新建滨北桥上游50米的原滨北桥,也就是哈尔滨人口中常说的东江桥,今后不再承担运输功能。东江桥是中国境内第一座公铁两用桥,全长1147.6米,1934年建成通车。在历经82年的风雨后,新老两代江桥完成了历史的交接。设计寿命为100年的新建滨北桥将接棒站岗,继续执行滨北线的运输职能,铁路时速也从原来的几十公里,提升至120公里,打通滨北线的运输瓶颈。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时期全省铁路建设跨越发展,全省铁路建设投资76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8倍,哈大高铁、哈齐高铁、牡绥铁路扩能改造、哈尔滨西站、哈尔滨集装箱中心站等相继开通,哈佳快速铁路、哈牡客专、同江中俄铁路大桥等加快建设,牡佳快速铁路、沿边铁路等项目积极推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十二五”末,全省铁路营业里程5372公里,较“十一五”末增长9.2%,其中新增快速铁路491.5公里。建成项目10个。哈大高铁、哈西客站、哈齐高铁、牡绥扩能改造、前抚铁路、古洛铁路、哈尔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红旗营至昂昂溪段增二线、大庆站搬迁改造、哈尔滨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项目12个,积极争取开工项目两个。铁路建设的大投入、大发展,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障国家国防
安全和粮食
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为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黑龙江日报,记者狄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