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内获悉,服务贸易多项政策红利即将在近期落地。我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已启动专家组评估,两年来试点效果已经显现。下一步将就试点的延期和深化作出部署,其中一项重要探索就是与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制度安排形成共振叠加效应,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相关试点政策向全国复制推广。
2016年2月,国务院决定用两年时间,在天津、上海、海南、深圳、杭州、武汉、广州、成都、苏州、威海10个省市和哈尔滨、江北、两江、贵安、西咸5个国家级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重点对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发展模式、便利化等8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进行探索,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准入。
据了解,在试点即将满两周年之际,第三方专家组已经开始对上述试点地区进行评估摸底。目前来看,15个试点地区各项试点任务推进积极,试点成效已经显现,总体来看取得了预期成效。
例如,山东省在省内复制推广威海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海南省以打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旅游、医疗健康、文化体育娱乐等八个重点领域出台实施60余项政策措施,成效逐渐显现。
据悉,下一步,围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一方面做好总结评估,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经验;另一方面,将会探索进一步深化试点和延期试点的安排。从15个试点地区的政策来看,主要包括服务业扩大双向开放、建设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税收优惠、创新金融服务等多项政策。
日前,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已经正式启动,这也是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首只引导基金。据悉,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商务部、招商局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中央财政引导社会资金出资设立的。基金总规模300亿元,目前已完成首期资金认缴工作。
一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虽然增速比较快,但总体滞后于货物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短板”。具体体现在,我国服务贸易占外贸的比重仍然较低;此外,我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也存在扭曲:逆差长期存在。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的全球占比逐年提高。
业内人士表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靠制造业,还包括服务业。制造业、流通业等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的升级以及消费的升级,都离不开服务贸易,外贸竞争力提升更多取决于服务业的竞争力。在他看来,要全力摆脱服务贸易的逆差,努力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